我国质量新闻网讯 2019年3月14日,原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发布2018年上海市贵金属制(饰)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成果。信息数据显现,近期,上海市商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出产和出售的贵金属制(饰)品产品质量进行专项监督检查。本次共检查产品75批次,经查验,不合格4批次。
关于顾客来说,购买贵金属饰品最关怀的是该产品“份量够不够?”、“成色足缺乏?”。而经销商则应将该饰品的产品质量信息,经过完好明晰的贵金属产品印记和标示标准的标识标签,具体精确地奉告顾客,根绝在出售过程中标识与饰品不符的现象,误导顾客的选购,更不应该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、掺杂掺假,危害顾客的合法权益。
本次监督检查的查验根据、查验项目与断定规矩严厉依照GB 11887-2012及第1号修正单、GB/T 31912-2015《饰品 标识》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、SHCCJSGF 201.1-2013《上海市贵金属饰(制)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技术标准》,以及本站编写的《监督检查实施方案》及有关标准要求,对产品的下列项目进行了查验:
贵金属饰品的查验项目为:贵金属纯度(含量)、配件贵金属含量、贵金属质量、有害元素含量(铅、汞、镉、铬或六价铬和砷)、儿童首饰有害元素溶出量(锑、砷、钡、镉、铬、铅、汞和硒)以及标识(包含印记(厂家代号、贵金属资料、贵金属纯度和钻石镶嵌饰品钻石的质量)、标签(原料称号、种类称号、质量、产品质量标准编号、出产企业(或出售企业)的称号)和其他标识物(出产企业(或出售企业)的地址、产品质量查验合格证明和中文警示阐明)。
贵金属制品的查验项目为:贵金属含量、贵金属质量、有害元素含量(铅、汞、镉、铬或六价铬和砷)以及标识(贵金属资料、贵金属纯度和质量或标准)。
本次检查发现有4批次产品不符合规则标准的规则,涉及到贵金属含量和标识。贵金属含量的主体问题是贵金属含量低于标称含量。而标识的主体问题表现在印记部分短少贵金属资料称号、贵金属纯度标示;标签部分饰种类类称号标示不标准、饰品原料称号标示不正确、产品质量标准编号未标示。
其间,商标(标称)为“豫园银楼”的1批次pt950项圈样品被检出标识-标签-饰品称号-原料称号,标识-标签-产品质量标准编号项目不合格;商标(标称)为“晶生晶世”的1批次银符牌样品被检出印记-贵金属资料、印记-贵金属纯度、标识-标签-饰品称号-种类称号项目不合格;商标(标称)为“今亚金店”的1批次足银圆筷样品被检出贵金属含量项目不合格;商标(标称)为“上海&金店”的1批次银999童镯样品被检出标识-标签-饰品称号-原料称号、标识-标签-饰品称号-种类称号项目不合格。